发布日期:2025-07-12 21:31 点击次数:56 |
根据法新社和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报道杠杆炒股的app,法国总统马克龙与夫人布丽吉特于当地时间周二(8日)抵达伦敦,开启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此次访问被认为具有重要象征意义,是自英国正式脱欧以来,欧盟成员国领导人首次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自2008年以来法国总统首次造访英国。
报道进一步指出,英国威尔士亲王威廉与凯特王妃亲自前往机场迎接马克龙一行,这一举动彰显了英国在脱欧后,努力修复与欧洲大陆的外交关系的急切心态。在这个特殊的时刻,英国显然希望向外界展示其依旧是欧洲事务的关键参与者,尽管不再是欧盟的一部分。
10日,马克龙将与英国首相斯塔默联合主持一场名为“志愿联盟”的会议,重点讨论如何进一步支持乌克兰的防务问题。此次会议还将通过视频连线,邀请包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内的多国领导人参与。与此同时,英法两国的高层也计划就加沙地区的局势展开讨论,涉及到的议题包括是否承认巴勒斯坦国。根据《每日电讯报》的报道,马克龙倾向于尽快宣布承认巴勒斯坦,而英国则相对谨慎,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颇为明显。
此次访问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外交礼仪,更深刻反映出后脱欧时代欧洲地缘政治格局的微妙变化。面对乌克兰战争持续、加沙冲突未解、以及欧洲防务独立性日益强化的背景,法国与英国的关系重新定位无疑将对欧洲未来的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剩余82%马克龙此行被《每日电讯报》称为“破冰之旅”,其象征意义超越了简单的外交议程。2008年,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访问英国时,英国仍然是欧盟的重要核心成员国,而如今,脱欧后的英国已变成“欧洲地缘政治的孤岛”。马克龙选择在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新政府上任初期访问,透露出一种想要重塑法英特殊关系的战略意图。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亲自接机是一次高规格的外交礼仪,表明了英国政府在脱欧后急于修复与欧洲的关系,并向外界展示英国仍是欧洲安全和政治事务的重要一环。法国媒体透露的行程安排也引人注目:马克龙将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并与斯塔默共同主持“志愿联盟”会议,这些行动表明马克龙可能有意通过“欧洲自主防务”的框架重新定义英国在欧洲的角色。
相比于德国总理朔尔茨对英国的冷淡态度,马克龙在此次访问中展现了更多的务实姿态,这可能是因为他看到了英国在军事领域的剩余价值——尽管脱欧,英国依然是北约的第二大军事力量,并且在援助乌克兰的问题上显得比德国更为激进。此次会议的安排也透露出法英在援乌策略上的一致性与潜在的分歧,其中马克龙近期提到“不能排除派兵乌克兰”的言论,与英国前首相约翰逊的强硬立场形成了共鸣,而这一立场与德国等国的谨慎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分析认为,马克龙此次访问可能旨在推动建立一个排除德国的“核心援乌集团”,以此突破欧盟内部的反对声音,利用英国的特殊地位影响欧洲内部政策。然而,更为深层次的博弈是关于欧洲防务自主化的问题。长期以来,法国主张建立“欧洲军”,但英国的脱欧使这一构想遭遇阻力,而现在马克龙似乎发现了通过乌克兰问题将英国重新纳入欧洲安全框架的机会,既能弥补欧盟在军事上的短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制衡德国主导的“经济欧洲”。
如果斯塔默政府同意参与这一合作,实际上意味着承认脱欧后的英国依然需要依赖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这无疑会对英国政府的“全球英国”战略构成挑战。与此同时,英法在承认巴勒斯坦国问题上的分歧也揭示了欧洲外交政策的深层裂痕。马克龙主张“快速承认”,此举实际上是法国争夺中东事务主导权的一部分。今年6月,法国率先支持国际刑事法院逮捕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显示出法国在中东问题上与美国和以色列的立场日益背离。而英国则坚持渐进式承认,反映出其在中东政策上的战略仍深受美国的影响。
这一分歧本质上反映了两国在“后美国时代”中对中东秩序的不同预判。法国希望通过承认巴勒斯坦国来增强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进而为未来的能源合作铺路;而英国则更注重维护与海湾地区君主国的传统关系。马克龙选择在英国讨论这一议题,可能也意在利用英国与海湾国家的特殊关系为法国的中东战略寻找支撑点。
虽然此次访问的正式议程中并未强调移民问题,但这一问题无疑是法英之间的一颗隐形定时炸弹。英国的卢旺达遣返计划与法国加莱的难民营问题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两国在治理哲学上的根本冲突。马克龙可能借此访问推动“欧洲共同边境管理”理念,这不仅挑战了英国的边境主权观念,也为日益复杂的英法海峡偷渡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更深层次来看,移民问题触动了两国的政治神经。斯塔默政府急需向英国国内展示脱欧后依然能够有效控制边境,而马克龙则要应对极右翼势力借移民问题崛起的风险。如果两国能够在边境管控技术合作上达成共识,或许能够为“后意识形态时代”的务实合作铺平道路,即在充分尊重政治现实的基础上找到可行的合作方式。
这次访问的根本意义在于重新定义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模式。法国智库“欧洲地缘政治观察”主任让-皮埃尔指出:“马克龙实际上在测试一种新范式——让英国成为欧盟的‘特殊合作伙伴’,类似挪威模式,但侧重于安全领域。”如果这一构想能够实现,将打破“非成员即对手”的传统二元对立思维,为欧洲整合提供全新的思路。
然而,这一构想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英国可能会成为法德博弈中的棋子,法国借此削弱德国在欧盟中的领导地位,而英国保守派则会指责斯塔默政府“背叛脱欧精神”。马克龙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小心谨慎,避免激起英国民众的疑欧情绪,从而引发反弹。
这场跨越英吉利海峡的外交互动表面上看是一次例行的国事访问,实则是后脱欧时代欧洲秩序重塑的一次关键布局。当马克龙在英国议会演讲时,他所面对的不仅是议员们,更是一个试图在全球化浪潮中重新定位自己的昔日帝国。法英关系的未来将深刻影响欧洲能否在美中博弈的大背景下保持战略自主,而对普通民众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这场高层外交是否能够为深陷战争、通胀和社会分裂的欧洲带来真正的安全感与繁荣希望。
发布于:天津市